徐继宏从艺50年,作为演员,他塑造了无数个精彩的舞台角色;作为导演,他执导了百余部观众喜爱的舞台作品;作为院团长,他为戏曲事业发展苦心经营;他通过不懈努力,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文华导演奖”等奖项……用戏曲讲好中国故事,京昆武生和戏曲导演翁国生一直在路上。翁国生从小就在京昆界老艺术家的熏陶和关爱下成长。11岁开始跟着周荣芝学演《乾元山》《蜈蚣岭》,后又跟周传瑛学习《出猎回猎》《梳妆射戟》;再后来改行唱武生,得到高牧坤、张金龙、张善麟等京昆名师的悉心教诲,积淀了丰富的京昆传统武戏底蕴。“经典流传的过程,就是一个传承有序、常演常新、经典再创、不断发展的过程。”近50年的舞台实践和百余部舞台导演作品的艺术积淀让翁国生感触很深。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为戏曲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题材,也为戏曲艺术的当代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舞台空间。“比如穆桂英的故事,柔美的越剧能唱,朴实粗犷的秦腔也能唱,铿锵激昂的京剧也可以唱。地域不同,舞台表现手法不同,演员的表演风格也各具特色,一出《穆桂英》通过不同剧种的演绎呈现不同的舞台之美。”翁国生说。戏曲是一门包含唱、念、做、打(舞)的综合表演艺术,与话剧、歌剧、舞剧等相比,有着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审美风范。在翁国生眼里,戏曲是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民族一种独有的文化符号。这些年,翁国生多次率团赴国外进行访问演出。“每次演出谢幕,均会有观众激动地涌上舞台,簇拥着我们的演员,好奇地追着演员问这问那,或拉着演员拍照合影,还时不时地讨教有关中国戏曲的常识问题。”翁国生说,中国传统戏曲精美的服饰、脸谱以及戏曲所拥有的独特舞台表现形式很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