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的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一些唱歌的人要学一点表演技巧,在唱歌的时候做到声入、情入,面部表情、身体动作都要到位,还要学会舞蹈,一边唱一边跳。自己沉浸进去,才能把被人带进去。要是连自己都不能沉浸进去,恐怕观众也就不能沉浸其中了。戏的表演也是如此,一边唱一边表演,把观众带入剧情。当然还有话剧表演,电影、电视剧的表演,不唱,只是说,凭借表演功夫把观众带入进去。
那么,歌与戏是不是同源呢?当然是了。歌与戏是在生产劳动中产生的,也是在人们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在生产劳动中,人们要吼几嗓子,算是消解一些疲劳,要是休闲的时候,还可以哼唱一些小调。而这些小调并非文人独立创作,而是由民间人士创作而成的,甚至是集体创作而成的。只是唱并不表演,就能让生动的歌词和曲调感染人。要是加上表演,就更能打动人了。一般来说,只是唱并不表演,可以节约场地资源,随时随地都能唱。劳动的时候可以哼唱,休息的时候也可以哼唱,赶大车的时候可以哼唱,躺在床上的时候也可以哼唱,甚至上茅房的时候也可以哼唱。有一个歌星就喜欢在洗手间练习唱歌,尤其是在上台前,要到洗手间去,解决一下生理问题,顺便练习一下唱歌。不过,洗手间一般都很干净,要是在农村的茅房,基本上就没有唱歌的欲望了。
要是加上了表演,就得需要一定的场地,但是场地不能太大,以免影响生产。有的时候舞台只是打谷场或者打麦场,表演完了就要用,或者只是利用田间地头开辟一点场地,让演员表演。于是,戏剧大多用了程式化的表演套路,一根马鞭就可以走遍整个地球,一句话就可以跨越千年。一方天地就能演绎人生百态,世事沧桑。这叫做“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戏剧只不过是天地的缩影,是一方缩微版的世界。演员要利用手眼身法步表现剧情,甚至要加入个人化的解读,要把剧中人物演活了,要一边表演一边唱,还要加上道白。如此一来,从视觉、听觉多种角度刺激,视觉是变化的视觉,具有层次和逻辑性,而听觉也是多层次的,有唱戏的声音,还有各种乐器的声音,甚至有层次丰富的人声,给人立体的感觉。于是,人们迅速爱上了戏剧。可以说,唱歌是声音的艺术,而戏剧就是表演的艺术了。
在唱歌和戏剧之间有一种歌剧,也是一边唱一边表演,不过唱的大多是美声,属于意大利唱法,要是比起京剧来,就差远了。只是,京剧并不是世界歌唱艺术,毕竟太难学,而美声唱法却可以风靡全球,歌剧也能被一些达官贵人们欣赏了。有时候,歌唱并不需要表演,只需要提供优美动听的声音就行了。一些人录制了音乐,直接播放出来,别人听到后觉得好听,就算欣赏了。甚至电脑都可以自动合成电声音乐,播放之后也能让人获得美的享受。而戏剧就不行了,只是录制唱的声音还不行,还要录制影像。即便这样,人们也不会获得太多的现场感,以至于失去了独特的艺术感触力。
可以说,唱腔加上表演给人的感触力是多层次的,也是丰富的。不过,囿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只能听一些快餐式音乐,却不能欣赏整段的戏剧了。但也不尽然,他们会欣赏电视剧和电影。一部电视连续剧的长度比起一部戏剧的长度要长得多,但是人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或许,人们已经欣赏不了戏剧里的歌唱了,只能欣赏说着普通话的表演了。而演员表演起来大多在背台词,用先进的化妆技术掩盖很差的演技。说白了就是用颜值支撑演技,用背功支撑内容,已经没什么看头了,但充斥各大电视台的都是这些电视剧,人们不看也得看,也就逐渐认同了,反而认为戏剧不好看了。或者说,电视剧、电影也是戏剧表演,只不过不用唱了,唱的部分成为片头或片尾曲,也叫做主题曲。有的电视连续剧、电影本身不出名,主题曲却出名了。还有的片子很好,主题曲一点都不好,甚至导演随便弄了一首主题曲歌曲插进去,风格不搭,也就不会产生什么好印象了。
可以说,人们大多会表演,却并不一定会唱歌。唱歌需要技巧,也需要长期练习。只是自己哼鸣,自娱自乐,大多数人都会。歌手、歌唱家都要经过长久的技能训练,才能练成。而招募演员的时候,可以招募群众演员,可以让一些配角顶一下主角,还能用替身演主角,当然也能用电脑合成的虚拟人物当成主角,至于片中的音乐,用电脑合成就行了。或许,在未来,电视剧、电影的都可以用《阿凡达》那样的电脑合成技术拍摄,也就不用什么真实的演员了,而音乐也会用电脑合成,也就不用什么歌手和歌唱家了。
不过,歌与戏的内在规律还是一致的,也是互相渗透的,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还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