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炎炎夏日带你领略中国避暑胜地承德避暑山 [复制链接]

1#

提起河北承德自然想到的是避暑山庄,避暑山庄是清政府的塞外皇宫,也叫热河行宫。北京以北二百多公里。大家肯定会问当年皇帝到这里需要多久,他可不是一个人骑着马过来的,一般来说浩浩荡荡的一个大队伍,走走停停也得半个多月才能到达这里,现在交通便利了,从北京出发到避暑山庄也就个把小时。

我们来到了避暑山庄的正门丽正门。“丽正”取自易经“日月丽天天”意思为光明正大的门。牌额用五种文字书写。

避暑山庄始建于清康熙42年,也就是年,整个山庄分为宫殿区、湖区、平原区、山区四大部分。西北多山,东南多水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为了建成这个避暑山庄,前前后后花了89年的时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才建成,当然是一等一的古典园林。康熙、乾隆时期每年大约有半年时间要在承德度过,你想清朝的皇帝们是从关外来的,7月后的京城炎炎夏日,他们怎么受得了?肯定吐槽过,北京实在太热了。康熙到过避暑山庄28次,而雍正在位13年却从未到过避暑山庄,证明他真的很勤政。

“避暑山庄”这四个字是康熙皇帝的御笔,这里的导游会针对这个“避”字大扯特扯,什么“天下第一错字”,什么“康熙故意多写了一笔”,是“逃避”的意思等等。其实如果你对历史熟悉一些,赵孟、何绍基、孔府碑帖等,都有在“辛”字下多一笔的写法。事实证明,从秦到清朝二千多年来,“辛”字下多一笔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不用少见多怪。

澹泊敬诚殿是避暑山庄的正殿,当年乾隆皇帝曾在这里接见过西藏领袖六世班禅,额鲁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等少数民族首领,英国马格尔尼使团以及缅甸、安南等重要使节。澹泊敬诚殿建于康熙50年,公元年。殿前的三块匾额是乾隆皇帝当太上皇的时候题写的匾额,是他86、87、88岁的时候分别题的三块匾额,澹泊敬诚殿的等级和法度是等同于紫禁城的太和殿。

四知书屋里的“四知”取自《易经》,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的意思。虽然叫书屋,并不是在这里看书,而是皇帝上班前后更衣休息的地方。四知书屋的西间是连在一起的通敞式大房间,当年这里是皇帝小朝的地方,许多重大的军机政务都是在这里决定的。

本来四个字都是康熙皇帝

题的字,后来“屋”字掉了,道光皇帝就模仿康熙的字写了那么“屋”字,所以你看这四个字是不一样的,是两位皇帝从诗题字的一块牌匾。

传说嘉庆到了避暑山庄后,稍微休息了一下,就迫不及待地全副武装,率领大队人马直奔木兰围场。可惜只猎了几只野兔感觉比较扫兴就往回走,没成想遇到了极端天气,突然一声惊雷,嘉庆被击中落马,无风不起浪。这事儿很有可能是真的,但正史中说嘉庆是暴病而亡,估计朝廷不好意思说皇帝遭到了天打雷劈,咸丰皇帝也是病逝在这里的,咸丰还在这里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清前期重要的政治、军事、民族和外交等国家大事都是在这里处理的,是除了北京以外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先有避暑山庄,后有承德市。这座热河行宫承载着承德市的荣辱兴衰。年避暑山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