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浪读书2019年度推荐图书,Top20 [复制链接]

1#
拉萨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06091.html

相信截至到现在,大家已经看到不少年度好书的盘点,收到无数优质书单的连环推荐。细看各家榜单的评选,在选书上都各有侧重点:例如豆瓣一贯的文艺路线,主打高分;深圳读书月评选更偏向书籍的文学性;《读者》杂志的评选更注重作品在大众中的影响力。

新浪读书的好书评选也已经坚持了十年之久,榜单的特点就是竭尽全力在找大众阅读与进阶阅读的平衡点。书籍的文学性要有,但一定不能晦涩难懂;社科历史知识的含金量要够,趣味个性化的讲述会更加加分。接下来一起来看看榜单选出的20部作品吧~

1、《云中记》

作者简介:阿来,作家,四川省作协主席,曾任《科幻世界》杂志总编及社长。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年,其中篇小说《蘑菇圈》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主要作品《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瞻对》等。

推荐理由:《云中记》细数了阿巴从移民村重回地震灾区云中村的半年时光,阿巴在遗迹中寻找旧人留存之物度日,以特有的“告诉”方法和“祭祀”仪式安抚、祭奠、超度灾难中逝去的乡亲,最终他以自我生命和全然纯粹的灵魂献祭深爱的故土。阿来以细腻悲壮的书写,更以庄重、克制、诗意的方式,将一曲“安魂曲”献给“5·12”大地震中逝去的人们。

2、《月落荒寺》

作者简介:格非,主要作品和著作有:《江南三部曲》《隐身衣》《望春风》《雪隐鹭鸶》等。《隐身衣》于年获鲁迅文学奖,《江南三部曲》于年获茅盾文学奖。其作品被翻译成近20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发行。

推荐理由:一部知识分子气息浓郁的长篇小说,刻画了若干位当代文化人的形象,世俗眼光下体面、光鲜、风雅的背后,他们的生活、精神世界、审美趣味特别是与欲望与情感和平共处或较量纠缠各有一言难尽之处。这也是作家格非比较擅长的写作题材,他对当代知识分子的熟悉,他对古典音乐的喜好,都在这部长篇中得到发挥,并为其安排了妥当的表达方式与文字比重。

3、《致江东父老》

作者简介:李修文,作家、编剧,影视监制,现为湖北省作协主席。著有《滴泪痣》、《捆绑上天堂》等多部小说,曾获茅盾文学奖新人奖、春天文学奖等多种奖项,散文集《山河袈裟》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推荐理由:写小说成名的作家李修文这两年在散文写作上状态越来越好,笔力成熟而思想更见厚重。所谓江东父老,其实就是我们平日里熟视无睹的人们,他们身份各异、来路不同,在人海中形色模糊,李修文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并用文字重述他们的故事,那些看似平凡、简单甚至不值一提的人和事,就此用了光彩质感。

4、《王考》

作者简介:童伟格,现为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院讲师。曾获“台北文学奖”短篇小说评审奖,“台湾省文学奖”短篇小说优选、“联合报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等。著有舞台剧本《小事》、短篇小说集《王考》与长篇小说《无伤时代》《西北雨》。

推荐理由:随着短篇小说集《王考》的出版,中国台湾当下最为活跃、重要的作家之一童伟格的作品首次与大陆读者见面。这些短篇多围绕着台湾乡土的山林、大海与乡村、公路,人物在魔幻与现实交织的情境中展露人性的多面,体会追寻与失去的纠结。书中所收的多个短篇曾获“联合报文学奖”“台北文学奖”等短篇小说奖项,基本代表了童伟格的创作风格与水准。

5、《渺小一生》

作者简介:柳原汉雅(HanyaYanagihara),年生于洛杉矶,美籍日裔女作家。《渺小一生》是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荣获科克斯评论文学奖,入围布克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橘子小说奖等四项文学大奖决选名单。

推荐理由:此书是一部话题性十足的小说作品,曾获布克奖、都柏林国际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欧美国家重要文学奖项。故事讲述了四个职业与性情各异的大男生来到纽约闯荡,三十年中经历了友情的起伏和人生的跌宕,这是四个人大半生的历史,是一首兄弟情谊的赞美诗,也是这个焦虑时代的编年史,英国《卫报》评论说:“如果焦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负担,那么友谊就是它的镇痛剂。”

6、《低地》

作者简介:裘帕·拉希莉(—),印度裔美国作家,出生于伦敦,父母为印度移民,两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著有短篇小说集《解说疾病的人》《不适之地》、长篇小说《同名人》与《低地》等。凭借处女作《疾病解说者》获得年度的普利策文学奖,是历史上最年轻的得奖者。

推荐理由:两个性格迥异的印度兄弟,一个被过去困扰的女人,一段超越死亡的爱情,一个被动乱撕裂的国家……拉希莉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低地》被《纽约时报》认为是她“迄今最精美的作品”,印裔美籍的拉希莉在她这部作品中延续了自己一贯的写作主题,即移民问题和文化冲突,讲述了一个印度家庭四代人跨越印度和美国的悲欢与命运。

7、《我心归处是敦煌》

作者简介:樊锦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她是我国文物有效保护的科学探索者和实践者,长期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顾春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学、戏剧戏曲学、戏剧美学、电影学。

推荐理由:这本书既属于樊锦诗女士本人,也属于敦煌。它可以视为一部过去几十年的敦煌“口述历史”。该书以时间为线索,描绘了樊锦诗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求学往事,以及数十年来扎根敦煌、守护敦煌的治学经历。敦煌为中国学术史上的伤心之地,这本著作除了家国情怀,近一个世纪的敦煌学术史也隐然贯穿其中。这或能激发更多的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