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八月奥色治郡看群像电影和戏剧改编电 [复制链接]

1#

年,一部几乎融合了所有观众能想到的各种类型的家庭悲剧、众多大牌影星加盟的电影,上映后广受好评,获得了奥斯卡、金球奖等将近20多个奖项提名,可谓叫好又叫座。

这部电影就是《八月:奥色治郡》,改编自美国著名剧作家特雷西.赖茨的同名戏剧作品,戏剧版被媒体誉为“21世纪美国第一部伟大剧作”,几乎囊括了从普利策奖到托尼奖等重要奖项,是21世纪获奖最多的戏剧。

《八月:奥色治郡》是一部以家庭为主题的电影,众多人物相继登场,暗藏的情绪和矛盾未经太多铺垫就涌现出来,充分展现了当代美国家庭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困境。分钟的片长保留了戏剧版的精华,也做了一些巧妙的改动,是一个相当成功的改编范本。

本文将以《八月:奥色治郡》作为切入口,前两部分拆解这部电影的结构和思想内涵,后两部分解析近年来非常受欢迎的群像电影和戏剧改编电影的成败原因。

01炙热、荒原、冷漠,隐藏在影像背后的三个关键词

故事发生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奥色治郡的一个大家庭中,一天清晨,父亲贝弗利失踪,三个女儿和姨妈先后赶回家中,回到嗑药上瘾、神经质的母亲维奥莱特身边。父亲自杀身亡的消息成为导火索,隐藏在平静生活表象下两代人的矛盾犹如潮水般汹涌而来,让本就危机重重的大家庭和五个小家庭,处在崩溃的边缘。

八月——炙热的季节,焦躁、压抑的情绪。片名中的“八月”别有深意,故事时间被定格在八月,一年中最闷热的季节,影射着一家人遭遇令人窒息的困境。炎热的夏季催生了人们燥热的情绪,每个人都显得焦躁不安,压抑的情绪如同草原上的枯草,一点火星就足以点燃每个人的怒火。八月的热浪又仿佛是拷问灵魂的火焰,亲情中的每一丝缝隙都会被毫无保留的照射出来,变成一道道被灼伤的伤口。

奥色治郡的荒原——精神世界的贫瘠。奥色治郡(OsageCountry)是奥克拉荷马州面积最大的城镇,典型的地广人稀,当地几乎是一望无际的荒原。电影中多次出现荒原的镜头,看似毫无关联,实则用心良苦。父亲贝弗利是个诗人,最喜欢英国著名诗人T.S.艾略特,众所周知,艾略特提出了著名的“荒原理论”抨击现代人精神匮乏。电影两次引用艾略特的诗句作为旁白,其中一句“Lifeisverylong(人生漫长)”可以看作是整部电影的题眼。

电影以荒原开场,以荒原落幕,大女儿芭芭拉最后驾车离去,电影画面就定格在了一片荒原之中结束。荒原象征着电影人物精神世界的贫瘠,看似辽阔壮丽,其实内里空无一物。

冷漠——贯穿全片的情绪基调。这部电影我看过三遍,每一次都看得如鲠在喉,回想起来,印象最深的不是酗酒、吸毒、出轨这些戏剧冲突激烈的桥段,而是这一家人骨子里的冷漠,这群精致利己主义者没有人情味。贝弗利和维奥莱特几乎没有交流,贝弗利在自杀前曾说:“我的妻子嗑药,我酗酒,这是我们之间的协议”。三个女儿不同程度的从父母那里学到冷漠和算计。大女儿芭芭拉和母亲一样强势,喜欢说教,教训别人。小女儿凯伦回家后丝毫不关心父亲的死亡和母亲的吸毒,急不可耐地介绍她“完美”的未婚夫、炫耀即将到来的婚礼。二女儿艾薇身患癌症、子宫被摘除,家中却无人关心,她说:“我不觉得我们的姐妹之情有那么深。我们只是一群碰巧被细胞随机配对的普通人,我们之间有的只是基因的联系。”

这个看起来拥有一切的华丽家庭,毁于家庭成员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的冷漠。

02反传统的情节、人物设计,冷峻展示家庭传统的崩解

《八月:奥色治郡》的主题和人物设置像极了我国的《雷雨》,尽管东西方价值观有别,但“父慈母爱、恪守道德、自我节制”为核心的家庭伦理是人类社会的共识,为了表现家庭的困境,这部电影把家庭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全部摧毁,不留一丝怜悯展示在观众面前,正如鲁迅先生的名言:“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一个把摧毁别人作为快感的母亲。大家庭里女主人维奥莱特由于患口腔癌,整日服食镇静剂上瘾,这个看起来虚弱的女人洞悉人性、说话刻薄,有相当的攻击性,她有一种特别的天赋,能够迅速地找到身边每一个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伤心和痛楚,她掌握了女儿们的秘密以此从心理上打击、盘剥。维奥莱特的变态性格来源于自身童年的不幸,她企图通过揭别人的伤疤来为自己生活的不幸复仇,摧残最亲近的人,一个也没有放过。

维奥莱特是家庭伦理电影中非常少见的“暴君”式母亲,和维系家庭情感纽带作用的传统母亲形象天差地别,她是家庭矛盾的根源。

颠覆伦理的家庭关系。芭芭拉的丈夫比尔和学生出轨,而14岁的女儿简处于叛逆期,学会了吸毒。艾薇厌倦了照顾父母的生活,她与表弟小查尔斯相恋,相约到纽约去开始新生活。凯伦带回来一个离过三次婚的未婚夫史蒂夫,这个花花公子半夜去勾搭l4岁的外甥女。电影的最后,还揭晓了一个让观众惊掉下巴的谜团,小查尔斯是贝弗利和姨妈偷情的私生子,这也成为压垮五个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怜、忍让、逃避,被压迫的男性角色。男性在影片中的存在感非常弱,丈夫、父亲、儿子在两性的冲突中败下阵来,成为了家庭中的弱者。作为一家之长的贝弗利面对妻子的暴躁,束手无策,整天麻木的生活。姨夫查理处处避让,他的儿子小查尔斯从小就被奚落、嘲讽,性格内向懦弱。在女性的一步步紧逼之下,退无可退的贝弗利选择了自杀。查理、小查尔斯、女媳比尔都选择了逃离家庭。

电影通过这些不正常的家庭关系、反传统的人物设计,增强戏剧张力,完全颠覆了传统家庭观念。

03结合《八月:奥色治郡》的优缺点,看群像电影的成败关键

群像电影就像影视理论中的‘蒙太奇’一样没有准确的定义,但呈现出一般的特征,比如没有绝对的主角,故事线索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条线索叙事,多人物、多线程,再加上复杂的结构,构成了一般群像式影片的基本特征。

群像电影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也不是一个独立的类型分支,很多电影大师在职业生涯早期就做过很多“人物群像”的探索。比如,黑泽明的《七武士》、伯格曼的《呼喊与细语》、费里尼的《阿玛柯德》、吕美特的《十二怒汉》。近年来比较成功的有波兰斯基的《杀戮》,索德伯格的商业巨制《十一罗汉》,来自意大利的票房黑马《完美陌生人》等等。

群像电影的再度兴起是电影艺术形式不断发展和内在商业逻辑等诸多原因共同造就的。

大牌演员扎堆,提高影片的宣传点和期待值。群像电影对演员的要求较高,既能用演技“撑起戏”,还要有一定商业价值。《八月:奥色治郡》中,有梅丽尔.斯特里普、茱莉亚.罗伯茨、伊万麦克格雷格、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等十余位老中青三代影星,这些大牌们既保证了影片质量,又保证了票房和影响力。

多样性、平衡性让主题表达更有优势。相对于非群像电影,群像电影在表达主题方面更有优势,因为它可以有多个人物、多条线索共同为表达主题服务。本片中的线索看似庞杂,其实都是为了探讨现代家庭的问题。此外,各条线索之间的平衡和交织,决定了参演演员的戏份是几乎相同或相似的,演员们互飙演技,成为了影片的最大看点。

“去中心化”是电影艺术发展和现代审美的一次演变。当代社会热衷于反对权威、反对主流,提倡尊重自由、人权、人性、人人平等,因此去中心化,展示事物的矛盾性、复杂性需要更多新的艺术形式。因此,能最大限度体现这种复杂性的群像电影的产生和存在是必然的。

不过,并不是所有群像电影都是成功的,而成功的群像电影也有不少瑕疵,如《八月:奥色治郡》就有一些让观众诟病的地方。最大的问题是,剧情过满、冲突过于激烈,有些“狗血”了。和《完美陌生人》类似,把冲突聚集在一个狭小空间里,如果说家庭成员出轨、滥交等尚属于观众可以接受的范围,在影片最后揭晓姨母的儿子是父亲贝弗利乱伦产生的私生子,这个情节显得用力过猛、过犹不及。片中人物的处境就很像一个修罗场,所有人都困在里面,狗血的密集程度超出合理性。

还有一个问题,由于剧情和线索间的过于平衡,容易使观众产生欣赏疲劳。叙事在不同的人物身上跳转,如何吸引并保持观众的持久注意力和兴趣是群像电影的一大难题,如果不是梅丽尔.斯特里普、茱莉亚.罗伯茨的表演几近完美,观众很可能在电影的中段就失去了观影兴趣。

04“拿来主义”并不轻松,戏剧改编电影大有讲究

自电影诞生以来,便与戏剧有着“血缘关系”,但是戏剧改编电影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成功者有之,如《:独白》改编而成的《海上钢琴师》、脱胎于音乐剧的《歌剧魅影》、由莎士比亚名著改编的黑泽明名作《乱》、国内的《驴得水》等等,失败的也不少,形成惨烈翻车被口诛笔伐的也大有人在,比如今年年初改编自同名经典音乐剧的《猫》。除去成功和失败的极端例子,大部分戏剧改编电影的状态是不温不火。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话剧《雷雨》一共有4版影视剧改编作品,最有名的是年孙道临版的同名电影,上映后也被不少人批评为不合适改编成电影,其他三个版本看过的人寥寥无几,更谈不上成功。《八月:奥色治郡》上映后,也被《纽约时报》批评失去了太多原剧的韵味。

可见,即便如此经典的文本,改编成电影仍有诸多困难,“拿来主义”并不轻松。这其中重要的原因,个人认为主要是由于戏剧创作更强调主题的提炼和抽象,电影创作首先要完成叙事的精彩,决定了在创作阶段两者便有了不同的侧重,换句话说,更抽象化、更夸张的故事主题往往更能抓住人心,而在电影中往往会显得刻意,失去了真实感,这种理念的冲突有时几乎不可调和。

再以《雷雨》和《八月:奥色治郡》为例。《雷雨》的严谨结构是用诸多的巧合搭建完成的,曹禺先生通过这种巧合表达了无法摆脱的宿命感。但是这种连续不断的巧合放在在电影上,使得电影的叙事相当脆弱,降低了它的艺术感染力。电影版《八月:奥色治郡》在这方面做得更巧妙一些,它削减了巧合和重复等戏剧中的手法,而重点在人物性格上下功夫,起码做到了自圆其说。

由戏剧改编的电影容易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困境,即人物性格和命运走向并不是由内而外完成的,而是被剧情推动,缺失我们常说的“人物弧光”。戏剧中人物的代表性和功能性非常强,人物性格的转变都是在一瞬间完成的,这样的夸张放大戏剧冲突,反而可以拉近和台下观众的距离,增强情感交流。然而在电影中有些牵强,如果人物性格转变太过突兀,就失去了观众对角色的信任。

可以说,如何做取舍决定了戏剧改编电影是否能成功的关键,要把握好这个度并不容易,这也侧面反映了经典戏剧改编成电影后成功者寥寥无几的原因所在了。

05写在最后

《八月:奥色治郡》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其深刻的主题令人深思。作为一个优秀的群像电影和戏剧改编电影的范本,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让人们了解时代精神、观众审美不断变化过程中,电影制作理念相应的调整和进步。

感谢阅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