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感知艺术读懂艺术,便会读懂人生 [复制链接]

1#

还记得儿时是怎样过年三十的吗?我们会准备好一堆的水果、零食,放在桌前,用满满的仪式感焦急地等待着八点钟的春晚。那时的春晚,个个节目都是精品,一个都不愿意错过。

其实我们都知道,那时钟爱的节目,不只是节目本身,重要的是演绎人员,是我们敬佩的艺术家们。那时的节目,一首歌曲可以传唱很多年,一个相声可以捧腹大笑很多年,一部小品可以反复收看好多年……

他们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被全国亿万观众喜欢?或许是因为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钟爱的是他们身上透露出的艺术情怀。

1.艺术是什么

在《感知艺术》一书中,作者丹尼斯J斯波勒指出,艺术是生命元素,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艺术有享受、治疗的作用。也就是说,只要你能感知并从中得到疗愈和抚慰,那就是艺术。

因此,艺术可以是一幅绘画,一个雕塑,一座建筑,一首音乐,一部文学著作,一出戏剧,一部电影,一支舞蹈,甚至可以是某个人的某种行为。

这是一本艺术普及读物,英文版已经迭代到11版,好评如潮。它用最简单的逻辑、最清晰的方式、最简短的语言将这8门主要艺术门类进行解析,让我们沉浸在艺术的魅力中。

雨萱从小热爱音乐,大学期间,她会将一个月的生活费节省下来,去听一场音乐会。舍友们不能理解她的所作所为,音乐会既不能为你保暖,又不能填饱肚子,为什么要花钱去做这件事情呢?雨萱笑而不答,她知道,那种精神的契合是任何服装、美食都不能代替的。

对于雨萱来说,艺术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疗愈。艺术不是用金钱可以替代的。

2.艺术如何形成

我们深知艺术深入我们的生活,并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或许大家都不清楚,人类是什么时刻开始探索艺术的。

早从人类起源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在研究艺术。最初,他们发明一些符号进行交流,渐渐地,他将这些符号融入到文学、宗教中,最终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我们现在认识的艺术与作品,是由作品的元素构成的。比如一幅画是由线条、颜色、工具、图形等元素构成,一首乐曲是由音色、音调、旋律等元素构成,它们会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

由此可以看出,艺术其实是相通的。如果你真的能欣赏一曲音乐演奏,那么很大概率上也能欣赏一部戏曲,甚至因此喜欢上一部文学名著。

3.我们如何感知艺术

我们经常会做一些小测试,比如你喜欢什么红色,那你的性格偏向于热情、奔放,或者有些焦虑;你喜欢蓝色,那你的性格则会偏向于沉稳、冷静……

乐嘉将这种运用色彩分析性格的方法,写了一本《色彩心理学》,让我们运用色彩来感受不同的心理,这就是感知艺术。

感知艺术不仅体现在感受上,还有一些视觉、听觉、触觉的冲击,属于生理反应的感受。

比如我们人人都知道的甲壳虫汽车,在设计上突破了传统汽车的外貌,运用了对椭圆形的多次重复,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就是通过视觉冲击让我们感知到艺术。

那么,如何感知其他艺术门类,以美学术语来回应艺术呢?建议大家最好能亲自到这本书中去寻找答案。

4.写在最后

罗曼.罗兰说:“艺术是一种享受,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享受”。

人们热爱艺术,很多艺术家们甚至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艺术。

那么艺术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书中提到,艺术作品的意义来自文化、历史背景、画家生平等,有些艺术作品甚至只是单纯的美学需要。

《感知艺术》一书全面又易懂,将8大艺术门类都独立成章。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门类进行沉浸式阅读。

读完这本书,当你再看某一个物品时,你看到的是物品,也不是物品,即有“看山不是山”的感受和意境,从而感受世界的丰富多彩。通过欣赏艺术,我们不仅会体验到生活的美好,更会对生命有不同的感悟。

#好书分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