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电影爱乐之城尤其适合逐帧反复欣赏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可能治好吗 http://m.39.net/pf/a_4793212.html

盲目地去看一部新电影,远不如重刷一遍老电影来得快乐,任何艺术精品都是这个道理。

《爱乐之城》就是一部适合逐帧欣赏的电影。艾玛斯通自己都看了9遍哦~

关于这部电影,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太美了。

作为老片爱好者,这部电影属于情怀狙击的视觉盛宴。至于爵士乐,无论观众是喜欢还是不喜欢,都能从塞巴和米娅,或二者之间,找到代入感。

米娅和塞巴的故事,以冬……春……夏……秋……冬五个篇章讲述。

他们相识于冬季最终也迎来了感情的冬季。

这次是第三次观看,前两次分别是上映日,以及某站上线前为工作复习。这一次则是纯粹的休闲,毫无负担地欣赏这部世界上最美的电影之一。

这一回,我主要想聊的,是高司林扮演的塞巴。

1

塞巴是一个接近完美的角色。

他才貌双全、绅士腔调、个性彰显,也有点清高,生活方式接近理想主义者,所以他过的是贫穷的生活。因为他并没有把他最擅长的事情,变成赚钱的所谓的一技之长。

也许是这个原因,他与女主角才有机会在低谷相遇。

和米娅不同的是,米娅的生活轨迹更曲折一些,塞巴过得像个圣人,电影中所展示的生活碎片来看,他没有进行时的感情线,他的感情生活也没有后续,他的四季,无论秋冬春夏,都只有米娅。

没有脾气最狠也就摇摇头的塞巴个性很辣不好惹但知错能改的米娅相遇篇

也许是导演过分厚爱塞巴这个角色了。他完美到就像,才华没有被禁锢的完美女主角。

唯一的遗憾,是他因为工作,错过米娅的首演之夜。这个段落在我看来,也是叙事上的成功。因为如果男主角出现了,这场戏无论是首演成功还是失败,落点都容易变成一场毫无意义的男主对女主的无意义安慰。这让女主羞愧到放弃梦想,显得更有戏剧张力一点。

其实爱乐之城和著名的爱在三部曲有相似点,两位主角在电影早期就一同参与到了角色的设定。

其中有一个原因是,这部电影原定的两位主角,年龄要更小。比如米娅在电影中是16岁辍学,追梦6年,最终有了放弃的念头。艾玛斯通很显然不是22岁或更小。电影中也没有明确地讲过塞巴的年龄,高斯林是年的,所以他在传奇哥出现之前的状态,更像一个毫无事业心的中年单身男人。并未过度披露的细节,只能通过演员们的表演以及艺术美感的镜头,去合理化,或者说合理化一些并不影响剧情但容易产生干扰的因素。

2

说回塞巴这个角色,他就像一个情圣,一个天使。

电影中有三次长鸣喇叭,每一次都很有喜剧效果。

第一次是天桥上的大堵车,他鸣喇叭,与米娅初遇,摇头对她表示不满。他的不温柔,也就体现了鸣喇叭这种,有失公德的行为上。并没有语言攻击。说明他不仅帅,脾气也特别好。

第二次是在米娅群租房的窗外,是为了表达自己已经到了,属于外出约会的提醒。

第三次,则是梦想的转折。塞巴因为米娅随口说了一句,家门口是图书馆,彻夜赶到迎接她继续追逐被错误遗弃的梦想。

他不为自己做辩解,但能把事情做到完美,电影展现的男性的魅力,是非常干脆利落的,直接抛出一个完美的结果,比如他出现在米娅家门口、出现在咖啡厅、他正在自己的酒吧做开业前的调试。他就像一个活在了自己记忆中的人,他与他的过去和他和理想相伴。

他们的爱情就像他想守护的爵士乐,它们永恒地存在着,但永远都不可能再如全盛时期时那么闪耀。

米娅和塞巴的爱情故事,也像爵士乐。随机的数次相遇,像即兴音符,也像精心编排过的旋律那么和谐。相遇或分开,都不觉得意外,这根本就是一段永无结局的缘分!生命有限,爱却是永恒的!

梦想一旦真的实现了,远比现实主义的成功更加诱人,更富力量。米娅的梦想,有许多附加因素,比如被瞩目;塞巴的梦想则更纯粹,是提供一个可以让爵士乐继续存活的空间。

两个最终走上了实在梦想道路的人,就像两条无法忽视平行线。这样的人,也许只有在晚年再次遇到,且都单身,才有可能再续前缘。尚未消亡的爱,被放在了冰鲜的保鲜层,是观众和二人的共享的记忆。

艾玛斯通一点都不像褒曼!但是精心打扮一番之后,在合适的摄影师手里,配上合适的打光之后!艾玛斯通脸上居然很神奇地,长出了一些褒曼的神态来了!

下回继续写米娅和电影中的音乐画面,在这里无限表白《爱乐之城》。

Herewego!

米娅想拍电影,也想成为成功的演员,或者是明星。她的偶像是英格丽褒曼,至少电影里暗示了这一点。

为什么是褒曼呢?

直到看到一组幕后写真

艾玛斯通一点都不像褒曼!但是精心打扮一番之后,在合适的摄影师手里,配上合适的打光之后!艾玛斯通脸上居然很神奇地,长出了一些褒曼的神态来了!

发型妆容对一个人的影响真的好大!

再看这组合体写真,像极了二人在cos奥兰多布鲁姆和格蕾丝凯利或者褒曼!

格蕾丝凯利或者褒曼!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