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贝多芬的故事一幅不讨人喜欢的样子,大家都 [复制链接]

1#

今天我们一起来说说伟大的艺术家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初抵维也纳,发现维也纳充满了音乐家,全为了赞助人、听众与出版商而钩心斗角。每位新人的到来,都引起他们的侧目。这位来自波恩的青年,并无任何优点能消除他人的疑惧。

贝多芬矮小结实、肤色深黑,埃斯泰尔哈吉公爵称他为摩尔人,因为他脸有麻子,上下前齿交互重叠,鼻阔而扁,眼睛深陷,头颅像颗“子弹”,戴顶假发,姓氏前且冠以“van”字。贝多芬生就一幅不讨人喜欢的样子,无论是公众或他竞争的对手,都不欣赏他的仪表。非常稀罕的是,贝多芬在此地连位知己朋友都没有。

不久,贝多芬父亲过世的消息传来。这样一来,贝多芬平分父亲微薄的年金就发生了问题,他请求选帝侯继续此项年金。选帝侯却以加发双倍的年金以为答复,又告诉贝多芬说,为了他两位弟弟的学业,他另外可获得3升的谷物……。贝多芬感激之余,即下了决心。

年5月22日,贝多芬在朋友的纪念册上,引用席勒的戏剧《唐·卡洛斯》中的话:“我并不邪恶——我的错误只是血气方刚——依然年轻是我的罪恶……即使狂野不驯的感情可能导致我心入歧途,我的心仍是善良的。”贝多芬决心“尽可能的行善,热爱自由甚于其他,纵使在帝王面前,也不否认真理”。

贝多芬尽量克制花费至最低限度,以年12月来说:房租14弗罗林、钢琴租金6弗罗林,每餐12十字币,三餐带酒需6.21弗罗林,在另一份备忘录上记载贝多芬不时付给海顿2个格罗申。显然,海顿授课仅要求极少的报酬。有时学生谦恭地接受指正,但课程继续下去时,海顿越来越无法接受离经叛道的贝多芬——全不按正统的法则作曲。年底,贝多芬离开了年事已高的教师,每周3次到约翰·乔·阿尔布雷希特贝格尔那里学习对位法。

同时贝多芬每周3次向伊格纳兹·舒潘兹格学拉小提琴。年,贝多芬觉得阿尔布雷希特贝格尔已无法再教他什么,即申请入维也纳歌剧院指挥萨列里的门下,学习声乐作曲。萨列里对贫寒的学生向不收费,贝多芬因而免费受业。这4位教师与贝多芬格格不入,认为贝多芬是一位极难教的弟子,经常有泉涌不绝的观念,痛恨他所学的拘泥形式的音乐理论。我们能想象得到,“音乐之父”海顿听到贝多芬乐曲呈现出的不规则与嘹亮的声音后,不寒而栗的样子。

或许由于贝多芬不从流俗,到了年,贝多芬的演奏已为他博得维也纳最令人感兴趣的钢琴家的名声。其时,钢琴已赢得与大键琴颉颃的战役。年,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开始在英格兰独奏钢琴,莫扎特采用钢琴,海顿于年也继踵前人。

由于钢琴在强弱音之间,和断音、延音之间具有令人耳目一新的适应性,克莱门蒂特地为钢琴作了协奏曲。贝多芬淋漓尽致地使用钢琴与他本身的能力,没有任何刊印的符号能阻碍贝多芬的风格。贝多芬不绝如缕的观念、变幻无常的狂想、林林总总的处理方式与困难,都是永无休止的。

要当一位钢琴家,首先要得到音乐赞助人的青睐。在希维顿男爵家中的晚间音乐会中,节目结束后,主人挽留贝多芬,敦请他另外演奏巴赫的《遁走曲》作为晚间的祝福。卡尔·利赫诺夫斯基公爵——维也纳首屈一指的业余音乐家,非常器重贝多芬,因而固定邀请贝多芬参加他每周礼拜五的音乐会,偶尔款纳贝多芬留宿。

贝多芬因为无法适应公爵的进餐时刻,宁愿住进附近的旅馆。贝多芬有爵位的赞助人中最热心的是罗布可维兹公爵,他是优秀的小提琴家,几乎将所有的收入花在音乐和音乐家上,多年来虽偶有龃龉,仍一直帮助贝多芬。贝多芬要受同等看待的要求,也被愉快地采纳。帮助过贝多芬的贵族,他们的夫人欣赏贝多芬傲岸的独立,借书信的往返求教于贝多芬,在信上接受斥责,也允许这个贫穷的单身汉在信上的调情。她们的丈夫收受贝多芬的献乐,并适当地给予回报。

截至目前,贝多芬的名气仅止于钢琴师,声名已远播至布拉格和柏林。年,他使约翰·克雷默在演奏过后宣布:“在我们失去了莫扎特以后,他就是来慰抚我们的人。”为赞扬所鼓舞,贝多芬在笔记上写道:“鼓起勇气来!即使身体有缺陷,我的精神仍支配一切……这年要决心成为技巧高超的人,所有的事都需要完成。”

年,从未谋面的拿破仑首先闯入贝多芬的生活。这位年轻的将军把奥地利人自伦巴底逐出,率领大军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后,即兵临维也纳城。奥地利首府如惊弓之鸟,尽其所能以枪炮和赞美诗仓促作成防卫。

一年后,贝纳多特将军至维也纳就任新法国大使,在阳台上升起法国革命军的三色旗,使市民大受震撼。坦白表示过共和观念的贝多芬,公开宣布他对波拿巴的仰慕,人们经常见到贝多芬受到法国大使的款待。怂恿贝多芬作曲向拿破仑致敬的,显然是贝纳多特的主意。

音乐史上最奇特与引人注目的文件之一,是秘密的《海利根施塔特遗书》——生前并无人知,在贝多芬死后才在文件中找到——唯有通过与贝多芬特性的率直对照,才可理解。贝多芬年轻时拥有许多使人愉悦的特质——心境愉快,富有幽默感,喜爱研究,乐于助人。

很多贝多芬的波恩朋友,如老师聂费、学生伊里诺·范·洛伦兹、资助人瓦尔德斯坦伯爵,即使在贝多芬对生命越来越感到悲痛时,热爱他之情依然未减。然而在维也纳,贝多芬疏远了一个又一个朋友,几乎到完全孤独的地步,但他们一听到贝多芬垂死的消息,全回到他身边,各尽所能来减轻他的痛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