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9分优质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让人泪目
TUhjnbcbe - 2025/2/11 17:13:00
白癜风怎么看好 http://www.pfzhiliao.com/

《返老还童》又名《本杰明·巴顿奇事》这是一部老电影,虽然它于年拍摄,但它讲的是上世纪的故事。导演大卫·芬奇为了对应故事的年份,在布景上也是精益求精,从配角故事的安排到滤镜,到道具、场景。

在开头上选择用女主角黛西,到达生命的终点站来回顾本杰明·巴顿的一生。我们观众的位置更像是黛西的女儿一样,我们在观看的是一个老一辈的故事。

故事的开头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年的前后,当然它的内容于此关系并不大,不然也改变了这部电影的题材。它和《肖申克的救赎》、《海上钢琴师》、《放牛班的春天》一样用的是第一视角的叙述,它的的性质也有一样的地方:主角的经历、主角的情感、主角对事物的态度和观点。

简单来说,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本杰明·巴顿奇事》这是一个本杰明一生历程的故事。

但它,又不仅如此。

01

故事从一个火车站讲起,盖图先生是一名钟匠,由他来负责制造火车站的大钟,他为此倾尽心血大半年。而等到钟挂上火车站的那天,时间却是倒着走到。

有人问他,这钟怎么是倒着走的?他说:“我故意的做成这样的。这样也许会让我们死去的孩子们,重返家园。”

“回来种田,工作,生儿育女,活得长寿充实。”

“如果冒犯到大家,我深感道歉,希望你们会喜欢我的钟。”

他的儿子牺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这个钟代表了盖图先生的悲痛状态。从此,再也没有人见过他,有人说他出海了,有人说他伤心欲绝。

把这个故事设置为开头确实很巧妙,这个故事很感人,能让观众引起情感波动,同时也交代了故事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年。

本杰明诞生于一个纽扣世家,母亲因难产而死,服役的父亲刚刚赶到家。

托马斯·巴顿在同一时间经历爱妻的身亡和儿子的出世,但本杰明生来就是个老人,他有着骨骼病,皮肤严重老化,松弛长斑。他的模样把父亲吓坏了,他抱起本杰明往外奔,把他抛弃在了一所收容所的后门。

在后来的托马斯·巴顿的解释中,我们可以得知,这是合理的。

他当时把本杰明看作魔鬼的降临,而年是基督教在美国盛行的年代,通过本杰明的养母奎妮对于基督教的信任,也可以证实这一点。

返老还童的本杰明是本片最大的一个亮点,这个设定有些偏向奇幻,会导致未观看的观众对他期待的内容有偏差。事实上本杰明的一生既不奇幻,也没有被幸运独宠,甚至因为模样本杰明在前期遭受了很多误解、无端的看法、困扰。

但也是这一点最大的不幸,成就了本杰明·巴顿。

02

被收养的本杰明从此就生活在收容所里面,由于身边都是老人,他在里面并不突兀,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的一点。有趣的是本杰明也是如此看待自己,他的灵魂是孩童,外貌是老人,他困惑了。

于是他参照身边的人,他就那么顺其自然地接受了,这个发生在他身上的最大不幸。

尽管由于身体的原因,本杰明的童年并不能像其他儿童一样在草地上打闹追逐,他几乎是坐着轮椅、靠着拐杖度过他的童年时期。

这是一种无法宣泄的失落,尤其是面对如此的遭遇,身边的人还在恭维你、替你庆祝。

但本杰明从来没有为此抱怨过,很早的他就学会了平静地看待事物:没有什么是我们本就该拥有的,那是一种无妄的期待。生活本就是随机且混乱,喜悦中掺杂着灾难,我们能做的只是当它来临时,接受它。并且,心怀感恩。

本杰明对于看待自己的方式,也是成就后来的他非常重要的因素。

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上天的安排,他也没有因为外界的误解,悔恨自己,唾弃自己。他对于自己没有恨意,他的内心非常安详,他像一个真正的老人一样看待发生的事,尽管观众都忘了,他当时只是个孩子。

他在孩童时期就学到了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领会的。

03

至本杰明17岁离开收容所后,他的生命中掠过很多精彩的配角,他们的故事短暂、感人、缤纷。

生活上的一名拖船船长,理想上他把自己看成艺术家的迈克·拉克拉:

“你可以像疯狗一样地发泄不满,可以对天发誓,也可以诅咒命运,但你走的时候,还是得放手。”

遗忘了姓名但很重要的弹钢琴的女士:

“我们注定要失去生命中所爱的人,不然我们知道他们对我们的重要性。”

68岁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伊丽莎白·阿博特:

“很高兴与你相遇。”

“万事皆有可能。”

我觉得伊丽莎白是真心爱过本杰明的,尽管她走的干净利落,但她和本杰明坦白过内心对于自己的执拗。

妻子离世后孤身一人的托马斯·巴顿。

本杰明在最后选择了原谅他,带他去看儿时的愿景,他走的很坦然。

天生的母亲奎妮: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觉得有所不同,但我们走的方向都一致,只是路径不同而已,请你坚信你走在自己的路上。”

喜欢莎士比亚的韦瑟斯先生:

“看守着我这衰弱老头的好人们,让垂死的摩提默在这歇一歇吧,长期监禁,肢体痛楚不堪。好像刚从刑架上拖下来一般,这些白发就是死亡阴影,预示着埃德蒙·摩提默的死期。”(莎士比亚戏剧的选节)

还有被雷劈过七次的喜剧演员、喜欢讲故事的小个子奥帝先生、患了老年痴呆但每天凌晨五点按时升旗的退休将军温斯洛、销声匿迹的盖图先生。

本杰明的故事里,本杰明的一生中,也不可缺少他们的存在。

04

总的来说《本杰明·巴顿》是一部抒情片,里面没有什么暗示性,也没有什么隐藏地特别深的伏笔,和烧脑的情节,它就靠情感打动观众。

有人评价它是一部无脑鸡汤片,我只想说,如果你愿意相信的话,这部片子可以给你在鸡飞狗跳的生活中带来短暂的宁静。

另外它的情节穿插叙述的流畅,颇具美感的镜头语言,人物塑造的情感丰满,可不同意这个说法。

在本杰明决定离家后的旅程,基本是这部片的高潮,这个人物此时已经情感成熟,稳定的情绪,独立地思考,选择不带分文的离开。

你不得不说这样的举动是非常艰难的决定,他把富足的生活留给了母女,他不仅要面对前途未卜,还要忍受情感上,背井离乡的煎熬。他选择承担的责任:父亲的责任、丈夫的责任、不成为别人负担的对自己的责任。

这是在这个烦躁的年代迫切需要的精神。

也许正是本杰明的不幸、苦难、内心的坦然、奎妮对他的教导,创作了这样一个本杰明·巴顿。

尽管最后的结尾非常的令人伤感:本杰明退化成一个患有老年痴呆的儿童,身心疲惫,走到最后以一个婴儿的模样,死在了黛西怀里。

但他曾经拥有过平凡又伟大,艰难又绚丽的一生。

End

电影已渐渐成为我们主流文化之一,为此,每个导演都应该思考自己选择呈现什么样的文化。拍出《返老还童》这样完成度极高的作品并不容易,向导演大卫·芬奇致敬。

我是佩可,一个00后女生

喜欢理性思考,想做一个还不错的影评人

你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9分优质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让人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