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港囧初恋难以忘怀,也许只是对于青春的
TUhjnbcbe - 2025/2/23 10:22:00
白癜风的专家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今年大年初一,导演徐峥拍摄的《囧妈》在今日头条上线供网友免费观看,引起不小的轰动。自《泰囧》、《港囧》到《囧妈》,徐峥已经完成“囧”系列电影的IP打造,“囧”系列电影已经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印入观众心中。

《港囧》是徐峥“囧”系列电影的第二部影片,于年9月上映。影片主要讲述了徐来为了完成和初恋女友杨伊的“未完之吻”,在香港经历重重囧事,最终发现真爱原来是妻子蔡波并最终回归家庭的爱情故事。

影片并没有采用中规中矩的“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圆满结局”的传统模式,而是在影片中融入经典怀旧、警匪、感情等多种元素,可谓是“囧”系列电影的升级之作。影片上映后,获得16亿的票房收入,取得巨大成功。

当然,如果仅仅把《港囧》看作一部喜剧片,显然不足以道出这部电影的深刻内涵。因此,本文将从叙事结构、主题表达、怀旧美学三方面解读《港囧》,进一步分析导演试图呈现的对于感情的思考与现实启示。

1、叙事结构:通过一条主线和多条复线的叙事形式

影片采用一条主线辅加多条副线的叙事结构,通过不同角色对比,突出戏剧矛盾结果,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抒发欲望。采取平行蒙太奇的拍摄手法,使影片的故事情节丰满、充实的同时,也使观众的感官情绪随着交织的情节变化而变化,营造与渲染出了浪漫的气氛。

①叙事主线:徐来到香港寻找初恋以及感情回归

徐来和杨伊是大学同学,在一次绘画课上相识并相恋,但是造化弄人,两人相恋的过程却不顺利,甚至两人连初吻都没无法完成。后来,杨伊因出国留学和徐来分手,之后辗转各地寻找艺术主题。

徐来则在同学蔡波的追求下,作了蔡家的上门女婿,放弃了艺术的梦想,加入到了蔡家的内衣企业。尽管蔡波非常爱徐来,但是在徐来心中依旧爱着杨伊,在家庭、生活和事业的压力下,对婚姻的平淡产生了失望,一直想找机会完成“初恋之吻”。

徐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得知杨伊在香港举办画展,因此,徐来冲破重重阻碍,最终和杨伊在酒店相见。

在我看来,徐来到香港找寻初恋既是影片的一条叙事主线,也是影片要表达的主题,讲述了徐来从对初恋之吻的“执着追求”到认识到真爱就在身边的心路历程,给观众带来思考与感动。

②多条叙事副线:通过不同角色对比,增强戏剧矛盾冲突,使影片内容更为丰满

影片采用多条条叙事副线,通过对其他角色形象的塑造,突出戏剧矛盾结果,在充实故事情节、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也激发了观众的观影兴趣。

第一条叙述副线:蔡波私下给徐来买下画廊,暗示了真爱就在徐来身边

影片中这条副线的戏份并不多,以时隐时现的方式推动主线剧情的发展。同时徐来大学同学的蔡波主动追求徐来,并且在婚后默默的支持徐来的梦想。

作为上门女婿,徐来在家庭中的地位不高,但是在蔡波心中,徐来依旧才华横溢,是她心中的“艺术家”。她知道徐来的梦想不是在她的家族企业做内衣,主动为她买下画室帮他实现梦想,最终使徐来明白,真正的爱情就在他身边。

在我看来,蔡波作为叙事副线,不同于影片主线的执着与追赶,以巧妙的艺术手法,带领观众体味爱情的内涵,引发观众对于爱情和幸福的思考。

第二条叙事副线:拉拉的如影随形增加了徐来寻找初恋的阻力

拉拉是一名狂热的纪录片导演,家庭对拉拉的纵容和对徐来的苛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使观众不禁同情徐来的处境。

拉拉和徐来一路随行来到香港,记录了徐来在香港的一切举动,并且为了防止姐夫出轨,闹出了不少笑话,营造了强烈的喜剧效果。

第三条叙事副线:警察的追杀营造紧张氛围,使影片的情感达到高潮

在一次偶然的拍摄过程中,拉拉拍到了一名警察的犯罪过程而遭到追杀。这条副线的加入,营造影片紧张氛围的同时,又推动剧情的发展。

影片的最后,坏警察将徐来、蔡波、杨伊赶到危险的玻璃天台上,在天台上,徐来和蔡波最终打破前嫌,消除误会,重归于好。

在我看来,影片采用一主多副的叙事结构,将影片故事和人物形象立体地展示在荧幕上,丰富了故事内容,增强了观众的观影体验。同时,影片融合爱情、警匪等叙述元素,满足了各个年龄层的心理需求。影片营造的情感世界蕴含值得回忆的过去,以及值得珍惜的现在,引导观众细细品味。

2、主题表达:难忘初恋,只是对于青春的不舍,回归现实才发现真爱就在身边

影片不仅呈现了徐来遭遇中年危机时的迷茫无助,也表达了不再年轻的我们对于青春的回忆。通过徐来对初恋的找寻,提升了观众的代入感与沉浸式体验,引发观众对生活、对爱情的思考。

①“执着于初恋”的怀旧主题:人生都有遗憾,青春终将告别

杨伊不仅仅是初恋,更代表着徐来的青春。徐来去香港见杨伊,不仅仅是想补上大学初恋时的“吻”,更是想找回他的青春岁月,去实现他心中成为“艺术世界播种者”的梦想。

在香港之行遇到重重阻碍是,徐来不禁发出怒吼:“我只是要去圆我的一个梦,我只是想要证明我的青春存在过。”这是徐来对于面对圆梦之旅重重阻碍的抗争,更多的是对于现实的无奈。

当徐来和杨伊再次相逢时,记忆中的对方早已发生了改变,两人早已不是青春时期的彼此。在杨伊眼中的徐来已经是一个油腻大叔,放弃了艺术梦想改行做起了内衣。而徐来眼中的杨伊已经是一名艺术家,而他仅仅是她眼中的“第56号”。当两人有机会再次完成那个未完之吻时,徐来却发现自己已经吻不下去。

在我看来,面对曾经的女神,徐来终于明白,心中最爱的是蔡波。对于心中未完之吻的缺憾,徐来也最终释怀,不想再去实现。青春当然留有遗憾,也许正因为遗憾,才会觉得青春更加美好。

②“回归现在”的自我救赎:刺破旧梦回到现实,真爱就在身边

在蔡波和徐来的两人关系中,徐来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在大学时代,徐来的眼中只有杨伊,对于蔡波的示爱无动于衷。当杨伊出国后,徐来才和蔡波交往,甚至直到结婚的一刻,徐来可能都没有爱过蔡波。

蔡波知道徐来一直爱着杨伊,但这并不影响她对徐来的爱,在生活上对他悉心照顾,并且为他买下一个画室帮他实现梦想。

蔡波在给他提供了一份工作的同时,也给他戴上了沉重的枷锁,是他艺术道路上的绊脚石。当徐来和杨伊拥抱亲吻时,徐来的脑中想的是蔡波的影子,这时候他才明白,他真正爱的是蔡波。

我认为,蔡波的爱已经渗透到徐来的内心,只是他没有发觉而已。当徐来亲吻杨伊是才发现,蔡波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能忘却也无法忘却的存在。这一趟意外连连、困难重重的“囧港之旅”治愈了徐来分裂的内心,梦想终究只是梦想,总有醒来的时候,在激情过后,徐来还是安心地回到了现实生活中。

3、怀旧美学:视听影像的美术设计,表现出强烈的怀旧美学风格

影片镜头的运用、色调的搭配以及音乐的选择,构建了一个怀旧的影像空间,使得这部商业喜剧片具有精致的艺术气息,激发了观众共同记忆的怀旧情绪。

①镜头语言:行云流水般的镜头运用为情节的发展做铺垫、引导,使得故事的讲述更加流畅,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

整个影片镜头流畅,影片开头运用蒙太奇的拍摄手法讲述了徐来和杨伊的从相恋到分手的情感经历,为后来的香港之行埋下伏笔。

随后镜头一转,呈现了徐来和蔡波从相恋到结婚的过程。整个过程,镜头画面流畅,使观众的短时间内了解了影片的故事背景,具有较强的代入感。

画面构图精美,人物和背景比例拿捏准确。徐来在酒店房间见到杨伊时,杨伊身穿红裙,处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如同画中人显得遥远而不真实,暗示了徐来与杨伊现实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仅这一个镜头就将一切隐喻到画面之中。

可以看出,影片中的镜头语言很丰富,既有色调的合理安排又有剧情张弛有度的调节更有多种镜头的互相配合。导演将这一切合理有序的运用起来,使观众在观影时能多以种形式去感受影片的魅力,体会电影的独特艺术。

②整体色调:电影以鹅黄色为整体基调,通过温暖的色彩画面,渲染怀旧主题

电影色彩的表现形式不是单独的个体画面所能造成的,而是在整个时间流程中完成造型与表意功能。

在整部电影的镜头画面的色调处理上,具有20世纪香港电影的拍摄风格,以鹅黄色为主要基调,呈现怀旧、温情、生活化的氛围。

在同学聚会上,徐来喝醉酒后看见杨伊从远处走来,此时,杨伊一身白衣,背后窗户的光芒围绕在她的周围,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也暗示着初恋在杨伊心中的美好,也给了徐来寻找初恋的动力。

影片通过暖色调传递怀旧、温情的情感,使观众在享受喜剧的欢乐的同时,也能够直接地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

③音乐:音乐恰到好处的运用,渲染了怀旧氛围

影片开始徐来和杨伊相恋时,音乐《偏偏喜欢你》和《为你钟情》表达了徐来初恋的青涩与朦胧。“偏偏喜欢你”和“为你钟情”正是沉醉在爱情中的徐来内心真实的呼声。

徐来与蔡波一家闹得不欢而散,心情郁闷坐上巴士,耳边响起“人生路,美梦似路长”的音乐。此刻的徐来渴望自己像《倩女幽魂》里的宁采臣,能够找到人生的知己“聂小倩”。

当徐来发现自己真正爱的是蔡波,张国荣的《当年情》适时响起,“今日我与你又试肩并肩,当年情,此刻是添上新鲜”的歌声表达了内心真实的感受,为故事的圆满结局作了铺垫。

在我看来,影片大量运用20世纪90年代的经典香港音乐,通过音乐与情节的配合,构造了一个温馨的怀旧空间,充分表达了人物内心的情感,又增强了影片的怀旧主题。

总结一下:

《港囧》用喜剧的形式呈现了一个中年人打破青春的幻想,最终回归家庭的历程,在搞笑幽默的同时,传递出的真、善、美以及回归现实的价值观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每个人的生命当中都有很多不完整,总会有不甘,总会有不舍,但最终,总会有一个机会让我们认清这些执念,和自己和解。

1
查看完整版本: 港囧初恋难以忘怀,也许只是对于青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