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铁马骝》,文中提到只在年一年之内,香港就上映了8部黄飞鸿题材的影片,出现了7个版本的黄飞鸿。
然后,就有朋友想让聊一下黄飞鸿话题。
现在,我们就来聊聊吧。
黄飞鸿他是谁?
黄飞鸿,于年7月9日出生于广东南海县,原名黄锡祥,字达云。他的幼名飞熊,长大后自号飞鸿。所以,黄飞鸿并不是他的真名。电影里讲到少年黄飞鸿时,他的父亲黄麒英总是一口一个“飞鸿”叫他,当然是错的,要叫也应该是“飞熊”。很多人以为他是佛山人,其实也不是,只是跟随黄麒英在佛山生活过一段时间而已,更多时间生活在广州。
电影里的黄飞鸿一身长衫长袍,很多人以为他生活的年代很早,其实他因病去世于年4月17日,年仅69岁。明年才是年,也就是说黄飞鸿去世还不到年。当今在世的人里,依旧有与黄飞鸿生活在同一时代里的人,比如我党在世最高领导人里宋平出生于年,最后一位在世的开国少将王扶之出生于年,都与黄飞鸿生活在同一时代过。
“十三姨”的原型,黄飞鸿的第四任妻子莫桂兰,去世于年,更是与当今诸多资深影迷生活在同一时代里。
时间,并不遥远。
更何况,莫桂兰本身就是“莫家拳”的传人,她还作为多部黄飞鸿题材电影的武术指导。
不过,说到黄飞鸿的出名,还在于他有一个好徒弟“猪肉荣”林世荣。也不是林世荣有多厉害,而是林世荣有个徒弟叫朱愚斋。
中国自古以来重文轻武,习武之人总是与流氓痞子挂上钩。这与很多习武之人文化程度不高的确有关系。一旦武术与文化有了关系,那就必然会发生豹变。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朱愚斋这个名字,并不算太有名,但是他在黄飞鸿去死之后,有敢于师公的事迹。开始整理有关资料,并于年开始,在《工商晚报》连载“事皆纪实”、“据其平生所历”的《黄飞鸿别传》。
后来这个连载系列被结集出版,名字就叫《黄飞鸿别传》,这本书详尽介绍了黄飞鸿传奇的一生,突出了黄飞鸿精湛的武技、行侠仗义的豪迈气概,同时还介绍了黄飞鸿的父亲黄麒英,师傅林福成,徒弟梁宽、林世荣以及多位武术名家的事迹。
因为有书,就容易被改编成影视剧,所以黄飞鸿火了。
其实,广东的武术名家不止黄飞鸿一个,“广东十虎”里”前十虎“分别是洪熙官、方世玉、童千斤、温良玉、胡惠乾、李翠屏、黎伯符、方孝玉、方美玉、陆阿采”,还有“后十虎”里的侠家拳王隐林、九龙拳黄澄可、铁砂掌苏黑虎、无影脚黄麒英、软绵掌周泰、鹤阳拳谭济筠、七星拳黎仁超、鹰爪王陈铁志、醉拳苏灿(苏乞儿)、铁桥三梁坤(林福成师傅),其实都不包括黄飞鸿,倒是“后十虎”里有他的父亲黄麒英,梁坤是他的师公。
所以说,在广东武术界,黄飞鸿属于后辈,名气并没有前辈那么大,晚年也是穷困而死。
当然,也有人说黄飞鸿只是个普通卖跌打膏的艺人,也是污蔑。毕竟,黄飞鸿受聘做过广州水师武术教练,并考取广州将军衙门“靖汛大旗手”一职。后来还应广东省民团总长刘永福邀聘,任广东民团总教练。这明显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事,必须有很大的威望很高的技击水平才行。
对了,不少黄飞鸿影片里,都提到黄飞鸿是“黑旗军”刘永福里的总教习,其实那是刘永福晚年在广州组织民团时期的总教习,并没有在黑旗军里担任过职务。而且,黄飞鸿也不可能穿越到林则徐时代去禁烟。考虑他的文化水平,也不可能与海归孙中山坐而论道,共话革命。
下面,开始讲讲银幕上的黄飞鸿形象。
古早时期,以关德兴为主的古板老者
第一代黄飞鸿,属于关德兴。
关德兴,出生于年6月。也就是说黄飞鸿去世(年10月)时,关德兴已经是19岁,属于成年人了,他对于黄飞鸿的事迹是有所了解的。
早年从事粤剧,擅长饰演关云长。早在年,就跨界开始演电影,主演的《歌女情潮》,当时在广州与香港两地,连续热映三个月。抗战时期,积极参与抗战,积极义演,组织义捐,赴美募资,做出了不小贡献。针对他的抗战贡献,何香凝赠了他一把精美纸扇,上书“爱国艺人,涓滴归公”。
年抗战胜利后,返回香港重操旧业。从年起,关德兴用3年时间创作《黄飞鸿传》,不过没有出版,而是被他直接改编成了电影。
于是,从年期,关德兴就成了黄飞鸿的代言人。
从年到年,关德兴共拍摄了77部《黄飞鸿》系列电影!
77部啊,这个系列也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全球最长的系列电影。至于系列、座头市系列、蝙蝠侠系列,都不配为黄飞鸿提鞋!
因为关德兴与黄飞鸿生活有交集,所以在关德兴版本的黄飞鸿里,黄师傅就是一位成年老者的形象,性格沉稳,不苟言笑,一副板着脸的大宗师的模样,一如戏剧里的老生,古板而严谨。
在电影以戏剧影视化为主的年代,关德兴的这种演法,自然没有问题。要不然也不会演出77部那么多了,市场的选择致关重要。
这其中,“十三姨”莫桂兰就是早期的电影顾问兼武术指导。
要想真正研究黄飞鸿,关德兴早期的几部,尤其是前五部(《黄飞鸿正传之鞭风灭烛》《黄飞鸿传之火烧霸王庄》《黄飞鸿传第三集:血战流花桥》《黄飞鸿传第四集:梁宽归天》《黄飞鸿传大结局》)还是值得一看的,因为非常接近现实中的黄飞鸿了。
在古早时期,除了关德兴之外,还有几位黄飞鸿的饰演者。
第二个黄飞鸿由粤剧小生白玉堂饰演,不过在关德兴的笼罩之下,他只参演了凌云和王天林联合执导的《黄飞鸿义救海幢寺(上集)》()和《黄飞鸿义救海幢寺(下集大结局)》()两部黄飞鸿电影。这两部影片已经失传,连定妆照都没有留下来,也就无法谈太多。
时间进入年代,香港电影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期。这期间,关德兴由于年事已高,他主演的黄飞鸿已如强弩之末。但黄飞鸿IP已经形成,于是开始了几个新版进入摸索时代。
年,邵氏出品了由何梦华执导的《黄飞鸿》,黄师傅由邵氏顶级绿叶谷峰饰演。谷峰作为当时的邵氏演技第一人,他这一版黄飞鸿很有气势,也有总是气度,可是这一版黄飞鸿被写成了一个忍辱负重,憋屈到让观众将地板抠出洞来。尽管这一版有邵氏优秀的武术班底加持,武打动作在观赏性上自然比关德兴老爷子的版本强很多,无奈故事不给力,使得这一版黄飞鸿并不成功,谷峰也只能重新回去饰演反派了。
年,邵氏再推新版黄飞鸿,这次吸取教训,导演请来了与关德兴曾经合作过多部影片的王风来做导演,启用了史仲田来饰演黄飞鸿,这一版影片为《黄飞鸿义取丁财炮》。史仲田跟谷峰一样,在邵氏武侠片中多出演反面角色,也是黄金绿叶,还也和程刚导演合作过赌片,单论形象,饰演黄飞鸿也未尝不可。但是,这一次问题出现在了导演身上,王凤作为老导演,明显不适应年代的新风潮,这就导致了史仲田版黄飞鸿格外扁平化,角色失之苍白,有江湖气,却少了一代宗师的练达气度。
两次重启,想要接班关德兴,都失败了。邵氏只能另起灶炉,打起了青年黄飞鸿的主意。于是,刘家良版、成龙版、黄元申版陆续上映。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老年版里还有一个石坚版《我系黄飞鸿》,这是一部电视剧,导演为萧笙,初播于年。石坚也是反派专业户,他这一版黄飞鸿,形象上很像关德兴版,不怒而威,沉稳亲切,石老爷子的演技还是很稳的。不过,这部剧的主角其实是郭富城饰演的梁谨(梁宽),片名打了黄飞鸿却不是主角,有些拧巴,青涩的郭富城演技也不行,这部剧的影响力也很弱。
青年版黄飞鸿,推火了成龙
上面说了,在邵氏连推了谷峰、史仲田两版黄飞鸿,都归于失败,只得另起灶炉。
首当其冲,是刘家良自导自演的《陆阿采与黄飞鸿》(),倪匡编剧,由刘家辉饰少年黄飞鸿,陈观泰饰陆阿采,另有武打明星汪禹与李丽丽合演。
刘家良饰演的这一版黄飞鸿,跟《大侠霍元甲》一样,先是父亲黄麒英不教他武术,只好自行瞎捉摸,后来被陆阿采收入门下,叫他联系五郎八卦棍法、木人桩等武功,终于成为宗师的基础。
这一版黄飞鸿,也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缺乏神韵,换个人命故事依旧成立,反不如陈观泰饰演的陆阿采。
后来,刘家辉、倪匡、刘家良于年为这个故事出了续集《武馆》,刘家良继续出演黄飞鸿,黄麒英则由饰演过黄飞鸿的谷峰饰演,故事上好看了不少。
不过,刘家辉版黄飞鸿没啥影响,但是《陆阿采与黄飞鸿》值得一说,因为这是刘家良确立“硬桥硬马”动作的奠基之作。这一部作品,加上后面的《少林三十六房》,让刘家良成为了硬派武术的代表人物,与袁和平、洪金宝的“花拳绣腿”一派相映成趣,并列为香港动作片的两大流派。
所以,《陆阿采与黄飞鸿》是值得一看的一部电影,但是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