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第六代”导演基本都人到中年,拍摄作品总量超过百部。其中贾樟柯、王小帅、娄烨等也多次获得包括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在内的多个奖项及提名。
他们在“第五代”导演的阴影下,凭借独特的成长经验和电影审美意识,走出了一条带有特属于他们自己的创作之路。
“第六代”导演的电影,总是给人一种欲说还休的无奈感,作为芸芸众生之一的主人公在现实世界里跌跌撞撞,寻找着心灵的彼岸。
但是生活的磕绊总是与人物的追求产生矛盾,似乎找不到解决的方式
“第六代”导演的电影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是一个个鲜活如你我的生命,我们总是能从电影里感受到现实的冷峻,同时也体会到导演对人性表现出的一种温暖的关怀。
于是,他们的作品就展现出不同于前几代导演的戏剧性表现形式,这无疑从电影审美、电影对戏剧跨文体的借鉴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由于这种新的戏剧性追求,也使“第六代”导演和中国观众始终存在一种疏远的距离。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他们势必需要做出新的改进。
跨文体借鉴意义
电影,是戏剧分化历史上的一种新形式。早期电影自觉地向戏剧艺术学习、借鉴。
那时属于电影的叙事语言还未被开发完全,加之历史悠久的戏剧艺术对观众审美的培养,电影自然地就带有了戏剧的影子。
在电影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创作者们逐渐意识到电影作为一门独立艺术的价值,所以对于电影中的戏剧元素,电影界多有偏激、片面排斥的观点。
事实上,电影中戏剧元素的存在是天然的,我们应该正确处理电影中的戏剧元素,使其通过电影语言的呈现,达到更好的戏剧效果。
“第六代”导演电影中的戏剧性就很好地平衡了电影语言的利用和戏剧元素的融合。
这时期的电影,无论从内蕴还是技巧上都没有得到积极的发展,为了遵循死板固定的拍摄要求,电影出现主题单一、人物正邪对立明显、情节冲突只有阶级冲突等弊病。
当戏剧艺术的创作模式过分限制电影的创作时,电影语言就难以灵活运用。反之,当过分注意电影语言的开发,而忽略了戏剧带给电影的情境、冲突等影响,势必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第五代”导演陈凯歌年的作品《无极》,这是中国第一部奇幻题材的电影。
影片讲述一个名叫倾城的女孩在小时候和命运之神做了交易,愿意用再也得不到的真爱来换取最美的容貌,而后与奴隶昆仑、公爵无欢、将军光明三人产生情感纠葛的故事。
《无极》的画面极尽华美,导演注重景别的选择和构图的巧妙,整个视觉感受很好。充分利用了电影语言的优势,为观众营造了一个仙境一般的场景。
但是,这部影片的人物行动没有充分的心理动机,看似哲理性的台词显得矫揉造作,情节发展显得生硬、欠缺逻辑,于是整个电影看完,只会给人一种空洞感。
后来,“第六代”导演在运用电影语言的时候没有放弃对现实社会的刻画,和对人物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
比如他们电影中使用频繁的长镜头,因为它最大程度地保持了时空的不间断性,因此也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真实性。
在《站台》中,相互有情却没有说破的崔明亮和尹瑞娟在城楼上的一段戏,他们两个相对而立,侧身对着镜头。
随着两人聊天,他们分别出画——入画,双方试探的心意跃然纸上;还有尹瑞娟和崔明亮第一次在高高的城墙下相会时,中近景镜头中,两人面对着对方,却始终没有靠近。
崔明亮说尹瑞娟的父亲“跟克格勃差不多”,“尹瑞娟像军管对象”;
尹瑞娟告诉崔明亮自己被安排和一个牙医相亲,崔明亮默然道:“牙医好,大学生好!”
在这个场景中,镜头保持不动,两个人在你来我往的调侃中隐藏着自己的微妙的情感。
贾樟柯的固定长镜头给人一种时间停滞的错觉,这样缓慢的叙事节奏有助于观众走进人物内心的节奏。
“第六代”导演电影中的戏剧性是戏剧元素和电影语言恰如其分地融合,既没有过分强调戏剧元素中的冲突,也没有过度在意影像书写,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存在问题及未来走向
“第六代”导演从“地下”攀升到“地上”,从国内冲出国外,又从国外返回国内,可谓一个艰难的艺术探索之旅。
时至今日,他们的名望仍然远不如前辈“第五代”导演,是什么导致他们似乎永远无法冲破这道巨大的屏障?
首先,是他们电影题材的敏感性。“第六代”由于多表现边缘人的一些话题,或者电影背景,导致他们的作品几乎难以通过中国电影的审查制度。
于是他们为了生存和继续创作的资金支持,只能走国外影展参展之路。
其次,是观众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感。尽管“第六代”导演一直以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电影的主要主题,但是有趣的是,作为普通人的观众们却很难进入“第六代”导演叙述的故事中去。
由于“第六代”导演电影的情节碎片化、冲突含蓄化等特点,给有着重情节、冲突的审美传统的中国观众带来了一定的观影困难。
再次,艺术电影难以抵抗商业电影的挤压。由于中国并没有设立专门的艺术院线,“第六代”导演的电影需要和投资大、明星多、特效新等一大批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一起排片。
影院是以盈利为目标的,很多时候“第六代”导演辛苦拍摄出来的影片会在中国遭遇低票房的尴尬。
“第六代”导演想要在这样的语境中生存并继续发展,必须要尽力做到保持艺术追求的前提下,更多考虑观众、市场等外部因素。
从近年仍活跃于影坛的“第六代”导演的创作可以看出,他们都逐渐做出了自己的妥协。
娄烨导演最新作品《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贾樟柯导演《江湖儿女》、王小帅导演《地久天长》都在奖项和票房上拿到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这确实是他们向资本做出的一些让步,比如娄烨启用了一些炙手可热的明星,王小帅和贾樟柯都更加注重叙事的流畅,尽量做到艺术和商业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