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邻京津、天气冷凉、清洁能源富集的河北省承德市,正成为大数据产业投资的热土。
在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规划中,河北承德全力打造京津冀旅游大数据示范区。近日,记者采访发现,数“聚”承德,“云”端发力,一幅美丽“云图”正在塞外山城徐徐铺展。
加快推进“新基建”,打造大数据产业发展新引擎
北京往北公里,承德市承德县滦河水畔、西山脚下,一个绿色大数据小镇正在崛起。
3月25日,春和景明,清溪流淌,德鸣大数据产业园内,两栋淡黄色船帆状造型的楼宇静静地矗立在滦河岸边,分外显眼。
这是大数据小镇的“大脑”。目前,一期工程2号、3号数据机房楼已经建成,个机柜已安装调试完毕并投入使用,另有8栋正在建设中。最终,这里将建成2万个机柜,集数据存储、交易和应用为一体的京津冀地区规模较大的大数据中心。
不只承德县,在承德市高新区,也有一个大数据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中。
“基于光磁融合存储技术的中经承园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建成后不仅可以增加数据存储容量,还能大幅降低能耗。”项目建设方、承德创元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付强介绍说,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分三期建设,届时将把承德打造成为面向海内外服务的大数据容灾备份和永久归档保存中心。
以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大数据产业发展基础、打造大数据产业新引擎,承德有独特的优势。
“承德年均气温9.0℃,全年日均气温低于10℃的天数达天,冷凉的气候,对时刻需要保持‘冷静’的大数据机房来说,再适宜不过了。”承德市工信局副局长李桂云表示,正在建设的万千瓦太阳能电站、万千瓦的风能电站已部分并网发电,丰宁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规模全球最大,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则为大数据企业提供不竭动力。
不仅如此,为解决数据传输问题,由创元投资集团牵头实施的京承直连双回路光缆项目即将投入使用。京承之间数据传输往返延迟将缩短至5毫秒左右,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产业领域的即时应用,实现承德数据中心基本与北京同城化。
“新基建”不断释放利好,激活“云”端新动能。
投资亿元的德鸣大数据小镇一期竣工,国家图书馆“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正式落地,拥有个呼叫席位的华明服务外包项目投入运营,博彦科技、软通动力等软件外包企业落户承德高新区……截至目前,承德市已经与3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大数据战略合作协议,引进项目32个,总投资亿元,一个集数据存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清洗、数据展示等为一体的大数据产业链条正逐渐成形。
发挥大数据产业优势,推动旅游智慧化建设
眼下,一年一度的金山岭长城杏花节马上就要到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杏花节以“疫去春又来云游金山岭”为主题,将线下活动搬至线上呈现,让网友足不出户,也能“云游”金山岭长城,赏万亩杏花美景。
大数据发力,让旅游更美好。
在金山岭长城,不仅可以线上览尽景区风光,还能手机一键购买门票,扫码入园、酒店智能入住;
在避暑山庄,戴上VR眼镜,手持智能弓箭狩猎,就能体验皇家木兰秋狝;
在“一号风景大道”,通过ARVR互动、弧形环幕体验区等,享受数字化导航、导游、导览、导购等服务;
……
目前,承德所有A级景区全部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