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深入赏析钱钟书的围城艺术特色,品鉴比
TUhjnbcbe - 2023/10/9 17:27:00
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csjkc.com/m/

前言:我们谈论《围城》这部文学作品时,对其饱含讽刺内容经常是感到啼笑皆非、甚至是如坐针毡。讽刺艺术贯穿始终的《围城》,通过比喻、夸张等修辞方式,对人、环境或事件进行嘲讽。当然这种嘲讽有时在作品里是以单纯的叙述语言存在,有时也存在与整个故事的情节当中,需要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上下文的语境理解,才能获得正确解码作者的嘲讽语言指向。

讽刺艺术的文学传承

具有讽刺意味的文学作品,一般都是充满了嬉笑怒骂,针砭时弊等内容,在古典话本小说里,讽刺艺术运用的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儒林外史》那本小说,我们上学时学习的那篇“范进中举”,就是出自于这本小说里的其中一个故事情节。

钱钟书作品里,讽刺的手法多种多样,有通过语言的矛盾进行的讽刺,有通过人物动作的夸张表现来进行讽刺,还有通过人物和情节的细节刻画来进行讽刺。

讽刺见长的作品,情节内容一般并不存在比较尖锐的矛盾冲突,往往冲突解决的方式都是比较的平缓,在阅读的过程中,一般在一种体验诙谐的语言、领略滑稽可笑的人物角色过程中,欣赏到荒诞有趣的故事情节,最终感受到了作者,那种揭露现实或人物的一种情感艺术表达。

如果说儒林外史是古典话本小说里讽刺写法大成者,那钱钟书的《围城》可以说是在此基础上有了一个延续和完善,我们如果看过《儒林外史》,会发现虽然《儒林外史》这部作品中饱含了讽刺艺术的运用,但整部作品的结构却没有如四大名著那样是一个整体,而是一种“缀段式”结构,在鲁迅写的《中国小说史略》中提起:惟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起来……

吴敬梓用所谓的“曲笔诛心”法,讽刺了当时的知识分子。以“功名富贵”为衡量价值高低的唯一标准。钱钟书的《围城》同样也是,它与《儒林外史》遥相呼应,但同时也做了结构上的艺术构建。使其作品形成了区别与《儒林外史》,有一个整体的文学艺术结构,内容里表达了一种对知识分子血淋淋的嘲讽。整部小说中,嘲讽几乎无处不在,据有人统计,整部围城竟然有七百多处比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围城》简直就是用比喻堆积起来的一部作品。

赏析作品中的讽刺艺术

我就通过这篇文章,对《围城》在讽刺艺术方面的内容,做一番小范围的整理。以点带面,来赏析这种讽刺艺术带来的艺术表现效果,从而使我们能够正确的借鉴和学习这种文学表现手法,也可以更好的,深度的欣赏这样的作品,进行一个基础和常识性的了解和认识。

讽刺在《围城》这本书里,最常见的是通过叙述者的语言来反应,这种讽喻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也是一眼就能看到,就能明白作者的意图,和作品中角色的形象。比如:韩太太虽然相貌丑,红头发,满脸雀斑像面饼上苍蝇下的粪,而举止活泼的通了点似的(围城第六章)。

在这句文本里,我们很容易知道这是一句讽刺,但讽刺的口气却是明褒暗贬。表面上是告诉大家,韩太太的脸不好看,却很活泼。但最终读者又会通过语义,明显的会感受到这个“活泼”也是在进行贬义的讽刺。因为我们把这句讽刺分成两部分看时,后半句是比喻她活泼,但却用了“通了电”似的文字来对其形容,有恰似是一种周星星般的无厘头风格。

在修辞学里,有很多种修辞方式,而不同的修辞方式却有着“为不同的语言策略”而服务的目的。而比喻就是因为我们平常的平铺语言,无法满足我们的叙事状物的要求,为了使其丰富而生动,所采取的语言策略,这种传神的修辞模式里,除了比喻还有像比拟、飞白等方式。

《围城》里大量的采用这种比喻的修辞方式,最明显的效果就是达到一种生动传神的效果。比喻是通过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由于两者有一相似之处,而被叙述者关联在一起,从而在表达上,起到了一种生动而形象的修辞文本建构。我们读者在阅读接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这种比喻的形式获得一种再造的联想图景,把本应是抽象的文字,通过修辞的运用而顺利的在读者接受过程中,转化为图景呈现在读者心里。

但在《围城》里,作者并没有简单的运用这些比喻,而是在运用的同时,赋予了它们幽默、滑稽和风趣,在这种比喻中,悄悄地穿入了讽刺的效果,在阅读这样的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读者会被这种比喻,调动起“尘覆已久”的联想思维活动,这是一种艺术的体验享受。

除了这种通过直接的语言陈述,进行讽刺方式的表达之外,作者还通过了组织情节进行讽刺,我们读这本书的时候,一定会被一开始方鸿渐买假文凭的情节而开怀大笑吧。

这其实就是一个通过情节,来进行一个讽刺的写作手法,在方鸿渐用低廉的价格买到原本标价一百美元的假文凭同时,还以劝善的口气来让爱尔兰人改邪归正,气的人家非要找中国人打架来出气。联系整个的上下文,我们才可以理解那句的讽刺意味:

这事也许是中国自有外交或订商约以来惟一的胜利(第一回)。

把方鸿渐买到假文凭的行为,又在爱尔兰人那里得了便宜的结果,与当时的政府外交进行一个陈列对比,讽刺当时政府的外交无能,和爱尔兰人的低能智商,但还有作为叙述者这一层面,对方鸿渐买文凭的行为进行的嘲讽。前半部分是戏剧化的语言,后面却无不透露出悲剧性的感叹,最终达到一种“一石三鸟”的讽喻效果。

这仅仅是在整体上,粗略的对其讽刺做一个归类,然而要细品其讽刺的韵味,就需要我们来细细感受,这些讽刺的其中所蕴含那种机智、调侃和深刻传神的文字,所带来的吸引力。

同样是叙述者的描述,但在语言上,有可以分为俏皮风格、夸张风格还有那钱钟书独有的掉书袋子里的风格,就是那种靠引据典故来嘲讽。如果刚才举的那个韩太太的比喻是俏皮话风格的话,那我们再来看看一个夸张风格的比喻,所建立起的一个讽刺内容吧:

范小姐今天赴宴擦的颜色,就跟美洲印第安人,上战场的颜色同样胜利地红(第七章)。

此处就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但又不失实的适度把握,透过这种胭脂的红和印第安人,来表达范小姐的一种心态,是那种急于获胜的心态。

除了这些,还有一种更为复杂的讽刺比喻方式,就是在这种比喻的修辞文本里,穿插了议论的过程,我们来看这一段:

(辛楣说:)我想这几年高松年地位高了,一个人地位高了,就会变得糊涂的。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在蹲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尾巴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标识。

这段内容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比喻,把校长的缺点比喻成猴子的尾巴,而是进行了一种议论,从而解释这种缺点,是一开始就存在的一种人生哲理,在比喻的同时又对人生的世相进行了贬讽。

结束语:讽刺的手法多种多样,在形式上也不存在单维度的、死板化的归类,本文对其做的简单归纳,也仅仅是通过单维度的视角,为了方便起见,而进行的整理和解读。

整篇作品里包含了几百个的比喻,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自行根据语意理解,进行一个系统的体验赏析,这对我们今后,不管是用于写作实践还是阅读解码,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文:饼子

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入赏析钱钟书的围城艺术特色,品鉴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