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艺术品的价值,或许从来与
TUhjnbcbe - 2024/4/24 17:47:00

美术馆里,有人指着一张画,问同来的朋友:“你知道这张画,画的是早霞还是晚霞?”

“是晚霞。”他的朋友十分肯定地说。

“你怎么看出来的呢?”

“我认识这位画家,他从来不在9点以前起床。”

我们常把这个故事当成一个笑话看,却不知道,想真正的理解艺术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其生活习惯,却也是一个有效的手段,或者说捷径。

见过很多不懂艺术附庸风雅的人向艺术家求作品,或者求而未得,或者得到了应付之作,或者得到了精品但花了非常大的代价。

不能成为艺术家的“知音”,了解其作品表达的内涵与思想感情,恐怕是很受到艺术家重视与青睐的。而本文要讲的,就是关于艺术家的“知音”问题,希望能带给所有对艺术有追求有想法的人一些思考,一些帮助。

至少,在向艺术家求作品时,不至于太被动。

一、知音是艺术家的生命

真正的艺术家,会通过作品表达某种思想或感情。但是,艺术家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却不是用清晰明确的语言,而是通过色彩、线条、旋律、大理石、泥巴、影像等艺术语言“说”出来。

作为观众,如果能从这些色彩、线条中“听出”艺术家内心的“真实语言”,而且能通过艺术语言真正懂得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到他们敏感心弦的颤动,这便可以算作艺术家的知音了。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把知音看作是生命的,甚至比自己的生命还要宝贵。

艺术家是为知音而创作的,否则,他的艺术作品便没有价值。因此,他真诚地、谦虚地寻找着、等待着自己的知音。因为他知道,没有知音,便没有艺术家,正如没有上便没有下,没有左便没有右。

而艺术家也是靠知音才可以成为艺术家的。因此,艺术家对知音都是信任又依赖的,真正的艺术家甚至是为自己的知音而生存的。

说到知音,就不得不提俞伯牙和钟子期,实际上,“知音”这个词,都是来自于他们。知音知音,知道的就是俞伯牙抚琴的声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列子·汤问》

在钟子期过世之后,因为世上再无知音,俞伯牙连抚琴的想法都没有了: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既然不再抚琴,俞伯牙也便不能再成为艺术家了。这个故事尽管传说的成分颇大,却准确地传达出了真正的艺术家与知音相互依存的真实关系。

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瓷雕

二、艺术家都在寻找知音

所有的艺术家,无一例外都想通过作品表达些什么,但是,他却只能用艺术语言“说”出来。因此,他只能也必须寻找懂得他艺术的知音: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那“故人”就是孟浩然的知音,没有知音,弹琴便没有对象,也就没有意趣。因为怀念知音,这人半夜都睡不着觉,活脱脱一副思春小儿女的形象。

奥斯卡得主,大导演李安也曾说过:

“他不会为了奥斯卡拍片,也不能为钱拍片,甚至也不能为艺术拍片。‘最想拍的东西能够找到知音,就是很幸福的事了。’”——《李安感谢全体中国人的支持》

中国最著名的文学家,《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一生都在寻找知音: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红楼梦》

一面感叹“谁解其中味”?一面坚信能找到解“味”之人,否则,他就不会“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并在“蓬牖茅椽,绳床瓦灶”的艰难环境下,孜孜不倦地坚持写书立传了。

真正的艺术家或早或晚,一定会找到自己的知音,他们有这样的自信,这也是支撑他们坚持创作的最大动力。

要解《红楼梦》之“味”,首先站的角度要正,要宏观全面地把握小说的整体立场,如果失之偏颇,则会像鲁迅先生说的一样:

“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排斥满族,即清朝的统治,编者注),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绛洞花主》小引

这些经、道各家,就是从各自偏颇的立场出发,去理解《红楼梦》的,让这些人去做曹雪芹的知音,恐怕曹雪芹能从棺材板里跳出来。因为他们的立场使他们只能看见“《易》、淫、缠绵、排满和宫闱秘事”,而不能理解曹雪芹内心的真正渴望。

而如果能从《红楼梦》的具体描写出发,在“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奢侈生活中,从内心去体会“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的感受,或者像贾宝玉一样:

“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那就差不多要逐渐地进入曹雪芹的内心了。

曹雪芹蜡像

三、如何成为艺术家的知音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文化大背景下的点点颜色。所以,要做艺术家的知音,必须了解艺术家、艺术作品产生的文化环境。

1、了解艺术作品的文化背景

一个不懂得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是做不得中国京剧或中国书法的知音的;同样,如果我们不能对欧洲的历史和宗教有所了解,要看懂莎士比亚戏剧的深刻内涵,捕捉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所散发出的人文信息,恐怕也是不可能的。

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只有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修养,才能在面对一幅书法作品的时,产生艺术的审美感觉。才能从《兰亭序》中看出潇洒,从《祭侄文稿》中见到悲愤。说到底,书法大家们把书法变成了抒情的艺术:

“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韩愈《送高闲上人序》

韩愈说的是张旭的草书,但是完全可以推广到所有优秀的书法作品中。而没有受过中国文化的熏陶,要想从这些书法作品中感受到作者的文化情感,是断不可能的。

张旭草书

来源:网络

2、对某种艺术做到入门

要做艺术家的知音,还得对这门艺术有所了解,至少也要做到入门。否则,完全的门外汉,是没法做艺术家知音的。

没有基本的音乐修养,或许能分得清音乐好听还是刺耳,但要想听懂巴赫或贝多芬,就完全不可能。同样,听惯了意大利歌剧的欧洲音乐家,如果用歌剧的耳朵去听京剧,特别是京剧的锣鼓,说不定就会认为中国京剧简直“呕哑嘲哳难为听”。

而这,却不是因为欣赏能力出了问题,更不是缺乏艺术素养。只是因为从未接触,还是个门外汉而已。

京剧《杨门女将》

3、用心灵去感受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心中之美的外化。画家画出来的山水、花鸟、人物等美图,其美并不在画布或宣纸上,只是在画家的心中。画家将自己心中的美图外化到画布或宣纸上,于是有了美的绘画作品。

同样,音乐作品的优美旋律,并不在器乐设备上,也不在演奏家手中,不在指挥棒上,甚至不在曲谱歌词里,只在音乐家的心中。大才子苏东坡对此有深刻的认识: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琴诗》

存在于音乐家心中的旋律,经过演奏家、指挥家的演绎,进入欣赏者的耳中、心中,那优美的旋律就拨动了欣赏者的心弦。于是,欣赏者、演奏者、音乐家的心灵,震颤出了一样的频率,他们就成了知音。

音乐会现场

4、有共同经历最佳

而如果欣赏者与艺术家的身世、经历、遭际有某种相同或相似,成为知音的可能性就更大。白居易“左迁”九江,于浔阳江头与琵琶女邂逅。在大唐,左迁的官员如同被朝廷所弃,而琵琶女则是被“重利轻别离”的商人所弃。两者均为失意之人,在人生遭际上有所契合,琵琶女的琵琶曲及其悲惨身世,深深的感动了所有的听众,白居易更是哭的“青衫湿”,原因只在于: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白居易《琵琶行》。

从“轻拢慢捻抹复挑”的疾徐变化中听出琵琶女的“心中无限事”。正是遭际的某种相似,使白居易成为琵琶女的知音。

白居易《琵琶行》插图

来源:网络

四、知音是艺术欣赏的极致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与艺术家成为知音,是审美欣赏的极致。

欣赏艺术,到底欣赏的是什么?是色彩、线条(绘画)、音响(音乐)、石头、泥巴(雕塑)、文字或语言(文学艺术)吗?艺术语言的运用只关乎技术,或曰技巧。艺术经技巧固然可做欣赏的对象,但是,从根本上说,我们欣赏的是艺术家的心灵,是艺术家心中之美。

但是心灵的东西是不能感知的,人所能感知的只能是物质的东西,所以,艺术家只能借助于颜色、线条等物质的东西才能把自己内心灵动的美表现出来。

借助于物质呈现的优秀艺术作品,却一直有强大的“穿越”能力,能穿越时空,与知音做深层次的心灵交流。徐悲鸿在评价我国的书法作品时说:

“有如音乐之美。点画使转,几同金石铿锵。人同此心,会心千古。抒情悉达,不减晤谈。”——徐悲鸿《积玉桥字题跋》

书法家的思想感情仿佛就“活”在他的作品中,一弯一折,一顿一挫,都是书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如果能体会到,那就如同对面晤谈一般进入了他的内心世界,能够进行跨越千古的心灵沟通,这无疑已经与书法家成为知音了。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局部

五、知音能鉴别“艺术家”

优秀的艺术作品价格都不低,因为那是创作者心血、精力、思想、感情的集中,当然,这是对根本不懂艺术的群体而言的。但如果你是他的知音,他可能分文不取,谦敬地送出他的珍品,请你鉴赏、雅正。

当然,满脑子铜臭的“艺术家”是不会这样做的,他只会如复印机般批量制造“作品”。而那些千人一面的作品也不再是艺术,只是赚钱的工具而已。这样的“艺术家”,只会有附庸风雅的“捧场者”,却断无真正的知音。

创作者对作品和金钱的态度,是否有真正的知音,往往就决定了他是不是真正的“艺术家”。

因此,要成为艺术的知音,除了端正自己的人品并提高艺术修养外,别无他途。

苏轼《枯木怪石图》

六、知音难逢

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人,为了附庸风雅,花大价钱购得名人字画,且不说其中的赝品,即使真品,甚至珍品,对他也是毫无意义的。

当他面对那用金钱购得的艺术品时,他只能“作观赏状”,却根本无法进入艺术家的内心,更不用说与艺术家作心灵的交流了。

金钱不会让人成为艺术的知音。

而艺术家,却在不断地通过自己的作品寻求知音:

“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千载其一”,恐嫌夸大。知音难逢,确是实情。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艺术品的价值,或许从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