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戏剧是一种以戏剧游戏和戏剧范式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运用教育戏剧的元素和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将学生置于“情景、冲突、体验、审思”的课堂环境之中,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主线,启发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同样,将教育戏剧运用于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置教师们于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之中,能使枯燥的教研环境变得充满乐趣,使消极的教研氛围变得格外活跃。
让参与的老师们情绪与灵性得到释放;特别是创编剧本与排练剧情的过程还能帮助教师自主建构表达、合作、探究、创造等多种能力。通过教育系剧优化师资培训,促进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方式的现代转型,从“单纯倾听”转向“亲历其中”,能有效提升培训效果,改善教师的素质结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教育戏剧的理论渊源与实践流变
20世纪以来,教育戏剧在欧美国家已十分盛行,不少西方国家甚至出台法令为教育戏剧在日常教育教学的运用“保驾护航”。在我国,虽然教育戏剧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老师认识到教育戏剧是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戏剧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两个教育理念: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扮演“高贵的野蛮人”和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学”。
英国女教师哈丽特不仅将课程主题戏剧化,她还于1912年出版了《教学中的戏剧方法》一书,该书一经出版,便引起了轰动,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追捧,被教育戏剧理论界公认为是第一本系统介绍如何将戏剧运用于学校实践中的著作。五年后,英国教育家卡德维尔·库克也于1917年出版了《游戏方法》一书。
书中总结了他在英国剑桥佩斯学校任教时,在教授英语的课堂里采用戏剧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表演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快乐学习英语的实际教学经验。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教育戏剧理论开始盛行。美国教育学家温妮弗列德·瓦德于1930出版《创造性戏剧活动》一书,首先使用“创造性戏剧”这一学术概念,同时《创造性戏剧活动》这本书也顺势而为成为了美国中小学戏剧教育的基础性教材,为日后美国在中小学单独设立戏剧科夯实了理论基础。
进入20世纪70年代,英美教育戏剧理论逐渐趋于成熟,自成一派,形成体系。英国教育戏剧先行者陶乐丝·希思考特认为戏剧作为课堂场域里有用的教学媒介,可以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来达到预设的教育目的。英国戏剧教育专家盖文·伯顿在自己撰写的《迈向戏剧教学法的理论》和《戏剧作为教育》两本书中对教育戏剧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提出了教育戏剧的四种教学形式。
英国的教育戏剧理论在这一时期可谓百花齐放,此时美国的创造性戏剧理论也有所突破与发展。华盛顿大学的杰拉尔丁·布莱恩·希克斯认为创造性戏剧最大的独特性在于“过程”,使孩子们在过程中获得概念进而在过程中得到发展。纽约大学的奈莉·麦凯瑟琳教授提出,应把戏剧教学活动当作学校日常教育中的一项基本课程,教师引导学生在教室内进行创造性戏剧的教学活动十分必要。
进入21世纪,教育戏剧的理论仍有重要发展。奈莉·麦凯瑟琳教授系统提出了教育戏剧活动的七大目标。乔·温斯顿重点探讨了儿童戏剧对于德育的重要价值与实施路径。瑏瑡华威大学教授、戏剧和剧场教育研究所所长乔纳森·尼兰德斯先生在教育戏剧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在于重点